English

工作的悖论

2009-08-01 16:21:00 来源:书摘 [美]米哈里•契克森米哈赖 著 陈秀娟 译 我有话说

一般而言,工作占去人类生活1/3的时间。它是一种很奇怪的经验,既为人营造专注、满足的时刻,给人骄傲及归属感,却又是大多数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事。近来的调查报告显示,美国有84%的男性及77%的女性认为,就算继承大笔的财富,生活无忧,往后仍将继续工作。直至今日,人们对工作仍旧抱着爱恨交织、充满矛盾的态度

,虽然知道工作是生活的重要元素之一,但真正在工作时,却又百般无奈。

工作中的两难情境

我如何学会这种矛盾的工作态度?现代的年轻人又是如何学习成人生产工作所需的技能与纪律?这是很重要的问题,因为随着世代推移,工作逐渐变成模糊的概念,年轻人越来越不清楚自己以后可以做哪些工作,也不明白该如何准备。

过去在阿拉斯加、美拉尼西亚等渔猎社会,甚至今天的某些地区,儿童仍会自幼即参与父母的工作,此后循序渐进,终至和成人一样。

如今情况已全然改观。最近的一项研究中,我们询问了数千名美国青少年,他们长大后希望从事哪些工作,结果想成为专业人士的比例比实际情况高出很多,如:17%的人希望成为医师或律师。根据1990年的统计资料,这个数字较实际上医师及律师在劳力市场所占的比例高出15倍。此外,许多想成为职业运动员的青少年恐怕也要大失所望,因为他们高估自己的几率达500倍之多。尽管美国某些城市的非洲裔青年失业率高达50%,市区的少数族裔青少年期望拥有专门职业的比率,仍不输给郊区富裕家庭的子女。

青少年之所以会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的就业梦想,成人职业的快速变迁固然是原因之一,但也有一部分是因为他们远离工作机会,以致无缘认清成人的工作模式。

年轻人似乎很早就从长辈身上,学会对工作又爱又恨的矛盾态度。大约在10~11岁时,一般的社会模式便已在他们内心定型。一旦询问他们:现在做的事情比较像“工作”还是“娱乐”(或两者皆是、两者皆非),六年级的学生几乎会异口同声地回答:上学是“工作”,运动是“娱乐”。

有趣的是,只要被青少年认定为“工作”,他们通常都会说,此事关系自己的未来,需要十足的专注力,而且可激发高度自尊心。然而,在从事所谓的“工作”时,他们并不比平时快乐或有动机。另一方面,凡是他们认定的娱乐活动,虽然重要性较低、无须十分专注,但却往往令他们心情愉快、动机强烈。

换言之,青春期末期的孩子已深具一种观念:工作是必须但不愉快的,娱乐是愉快却无用处的。而且,这观念还会随着他们进入高中而逐渐加强。

童年的态度会影响日后人生的体验与感受。不过,男女对家庭外的工作却有不同的体验与感受。

传统男性的角色认同与自尊,是建立在向外撷取资源以养活自己与家人的能力上,不论男性由工作所获得的满意度是部分天生,或是全部来自后天文化的熏陶,由事实可以看出,各地的男性若无法扮演家庭供应者,多少总觉得不对劲。

另一方面,女性的自尊则建立在创造适宜子女成长、成人感到舒适的身心环境之能力上。不管我们如何努力摆脱对性别的刻板印象,男女角色之别仍无法彻底抹除。十来岁的男孩儿仍然希望将来成为警察、消防员或工程师,现代的女孩儿虽然也希望从事医生、律师等专门职业,但她们希望成为家庭主妇、护士或教师的比例,仍远高于男孩儿。

话说回来,家务工作固然有益于妇女的自我形象,对情绪却帮助不大。妇女在烹调、采购、开车接送家人、照料子女时的情绪虽不好不坏,但打扫房子、整理厨房、清洗衣物、修理屋内器具及计算开支等,却一向是她们一天中感受最负面的时候。

工作固然具有严重的缺憾,但没有工作更糟糕。古代哲学家对无所事事虽有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,但这种说法只适用于家有无数奴仆的地主,如果是收入不丰的人无事可做,恐怕更会导致自我形象的恶化及意志消沉。

工作带来心流

由我们的研究也意外发现,成人生活中的心流多出现在工作时期,而非闲暇时刻。当人处于高挑战、高技巧的状态下,且自觉十分专心、深富创造力、相当满足之时,多半是在工作时间,而非在家中。

这个发现乍看颇令人意外,但若仔细深思,便不觉得奇怪。我们通常忽略了一点:工作比我们整天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更接近游戏,它有明确的目标及实行规则,我们可借由完成工作、销售业绩或上司评价获得回馈。工作常常能使人全神贯注、心念集中,也给人不同程度的掌控力。而且,至少在理想状态下,工作难度与工作者的能力也能相符。由此看来,工作似乎与游戏、运动、音乐、艺术等可提供心流感受的有益活动,具有相同的内在结构。

由相互比较可得知,生活中的其他活动大都缺乏这类元素,当我们独处或与家人共聚一堂时,通常不具明确目的、不知道自己表现如何、无法集中精神,且自觉能力未充分发挥,因此,我们会觉得十分无趣,甚至出现焦虑。

由此便不难明白,工作的体验品质为何总比我们的预期更加正面。但话说回来,如果一逮到机会,每个人又会希望少做点工作。

对工作的偏见

为何会有这种现象呢?原因之一与工作的客观状态有关。

自远古以来,雇主从不曾用心关注员工的福利,对那些在南非地下两公里深的矿坑中掘矿、在酷热农地上砍甘蔗的人而言,要想达到心流状态,非得有超强的内在力量不可。即使在民智大开的今天,人力资源受到极大的重视,管理层仍不太重视员工的工作感受。因此,当许多员工表示,不指望由工作获得生命的内在回馈,而要等到踏出工厂或办公室才能感到快乐时,这种情况一点也不令人感到意外。不过,这样的陈述与事实还是有点出入。

第二个原因是对第一个原因的补充。250年前的工业革命期间,工厂工人必须在不人道的条件下工作,空闲时间十分稀少,以致空闲时间自然成为珍贵的资源。工人认为,只要多拥有一些空闲时间,自己就会快乐一点。于是,为了缩短工时,工会一度陷入奋战,最后终告成功,为人类历史增添了一项光荣的成就。

不幸的是,闲暇看似快乐的必要条件,实际上却无从保证。因为学习如何有效利用闲暇,远比想象中困难,而且多拥有一些好东西,也不见得一定更好。同理可证,某些事物若拥有少量可以丰富生活,量多却反而会产生反效果。这也就是为何20世纪中期的精神医师及社会学者纷纷发出警告,认为休闲时间过多有酿成社会灾难之虞。

在上述两点合并交织下,许多人因而无法体验或不愿承认:工作也可以十分有趣。然而,若抛开各种文化偏见,下定决心让工作具有个人意义,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,也可以增进生活品质。

攀登职业巅峰

当然,高度个人化的职业比较容易带给人内在的收获,因为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目标、设定任务难度。生产力及创造力极高的艺术家、企业家、政治家及科学家的工作体验,大多类似我们狩猎时期的祖先,也就是将工作完全融入生活。

我在数百次访问诺贝尔奖得主及各行各业领军人物的过程中,最常听到的两句话是:“你可以说,我一生每分每秒都在工作,也可以反过来说,我从未工作过一天。”历史学家富兰克林也将工作与休闲合二为一的情形解释得一清二楚。他说:“我向来十分认同‘谢天谢地,今天是星期五’这句话。因为对我而言,星期五就表示我可以不受干扰,连续工作两天。”

心流经常出现在这些人的职业活动中。尽管尖端知识的运用必然少不了内心交战、工作辛劳的时刻,但将心灵拓展至崭新领域的喜悦,却是他们生命的最大特征,即使过了一般人的退休年龄,这些人仍旧如此。名下拥有二百多项专利的俄裔美籍发明家拉比诺于83岁时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:

“你有兴趣就必须动脑……像我这种人就喜欢做这种事。想出一个新点子是十分有趣的事,如果没有人要,我也不在乎。反正能想出一些新奇古怪的东西,本身就很好玩。”

得过两次诺贝尔奖的波林于89岁接受访问时表示:

“我认为自己从未坐下来自问,对现在的人生有什么打算?我只是一味向前,做自己想做的事。”

杰出的心理学家坎贝尔告诫年轻学者:

“如果你的兴趣在金钱,就别踏入科学界;如果你不能成名,又无法乐在其中,那么也别选择科学;倘若你能获得声名,自可受之无愧,但别忘了,你真正喜爱的是这份事业。”

美国前桂冠诗人斯特兰德谈到对这份事业的追寻时,将心流的概念阐释得十分明白:

“当你沉浸在工作中,你便失去时间感,完全出神,全副精神都贯注在所做的事情上……当你将某件事情做得十分出色时,你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。”

当然,能和这些人一样攀抵职业巅峰是十分幸运的。但有许多著名的成功人士很痛恨他们的工作,也有不少商人、水管工、牧人甚至工人热爱、歌颂他们的工作。工作是否有助于个人生活的提升,并非取决于外在条件,而是在于我们的工作态度,以及面对挑战时,我们能汲取何种体验与感受。

避免成为工作狂

然而,不论对工作多么满意,工作依旧不是人生的全部。

我们访问过的创造性人物中,大多数都表示家人重于工作(虽然与事实有些出入),拥有稳定、具情绪回馈性质的婚姻关系,则是他们一致的特色。当他们被问及一生中最感骄傲的成就时,最典型的回答是物理学家戴森所说:“我想,那就是生了6个小孩儿,将他们抚养长大,在有生之年,看着他们成为不讨人厌的人,这就是我真正引以为傲的事。”花旗银行总裁里德也表示,他这辈子最好的投资,就是抛开蒸蒸日上的事业一年,陪孩子共同成长:“就满足感来说,养育子女远比替公司赚钱更有收获。”

这类人士的闲暇活动大多数也相当有趣,从公开演奏到搜集稀有航海图,从洗手做羹汤、编写食谱,到自愿赴发展中国家授课讲学,真可谓五花八门。

对职业的热爱与奉献,不见得就是“工作狂”。这个字眼只适用在眼中除了工作,没有其他目标及责任的人身上。工作狂只看得见工作上的挑战,只愿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技能,而且无法从其他活动中得到心流。这种人一旦将全副心神投入工作,他就无力涉足其他活动,因而错失了许多提升生活的机会,甚至落得悲惨的下场。

幸好,尽管我们见到许多人献身工作,但他们仍拥有多彩多姿的人生。

(摘自《生命的心流》,中信出版社2009年1月版,定价:18.00元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